阅读记录

第五十章 苏铭(一)

一秒记住【882小说网】 882xsw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 又一年后
    建武十五年
    夏
    归顺县
    县府
    “陛下震怒,要我们重新度田。”
    县府之内,归顺县令以及一众小吏愁眉苦脸。
    归顺县令是辽东人士,但不是归顺县人士,本地人是不能在本地任职的,这是皇帝刘秀重新恢复的制度。
    这样的制度,前汉也有,只不过随着天下大乱,没有人遵守了,刘秀刚统一时,也还没来得及修改,两年前才开始修改。
    而在一年前,盛世宴刚结束后,刘秀就下令旁天下各郡县上报最新的田亩人口数据。
    归顺县令作为辽东人士,自然也进入过辽国官场,他曾经是苏清的一个亲兵,辽国时期被苏清任命为神武县县令,到了刘秀传檄而定辽东时,他又摇身一变,成了大汉的归顺县县令。
    所以,每当归顺县有什么事发生时,他不是先上报给朝廷,而是先上报给苏家。
    县府里的小吏,也全部都是苏家庄园的家奴在兼任。
    各乡的啬夫以及三老,都是苏家聚的老人家在担任,他们年纪大了,干不了农活,也干不了手艺活,干脆当个话事人调解乡里矛盾。
    “田亩数量,我们已经按照前汉孝成帝时期的数据上报了,至于人口数量,则是按照现有人口的一半上报,并且多报老弱妇孺,少报青壮。”
    “上面询问我们青壮年为何如此之少,也说是这些年战乱死掉了。”
    “但是朝廷并不满意这样的数据,要求我们重新度田上报。”
    “那就把那些百姓的民宅和荒地算进良田数据里。”
    “宁可饿死百姓,也绝不能惹主君生气。”
    “百姓饿死事小,主君恼怒事大。”
    “百姓饿死了还能再生,主君要是生气了,你们谁去当出气筒?”
    功曹史对县令命令道。
    虽然他只是功曹史,但是县令却对他毕恭毕敬,毕竟对方是苏家主君的家奴。
    众人想想觉得也是。
    老百姓死了还能再繁衍出来,属于无限可再生资源,但是主君要是生气了,谁敢去当出气筒?
    苏家主君,也就是苏铭。
    半年前,在刘秀杯酒释兵权后,苏清便将家主的位置还给了大侄子苏铭,自己安心在乐浪郡教化蛮夷,偶尔回来关注一下家务事,指导苏铭“百年纲领”。
    县府一众官吏十分头疼,他们既要让苏家满意,又要能糊弄得住朝廷。
    辽东郡太守也大致了解归顺县这边的情况,但并不想管。
    他既不想得罪苏家,也不想得罪朝廷。
    随后,县令派遣书吏去苏家庄园,将朝廷度田之事禀告给苏铭。
    苏家主君苏铭,如今二十五岁,他在收到县府的消息后,冷漠道:“朝廷怎么收的赋税我不管,但我苏家要是少了一枚钱的收入,那你们也就不用活着了。”
    “当年,整个辽南都是我苏家的,现在我们不过是多占几块田,又待怎样?”
    “若没有我苏家的帮忙,他皇帝老儿怎么夺取辽东?”
    苏铭自小便是辽国的顶级权贵,自然是不会在乎朝廷的度田。
    “此事,是否需要向女君禀报?”家宰(管家)对苏铭询问。
    “姑母已经将苏家的大小事务全权交给我处理,何需再去劳烦她?”
    “就按我们以前在前汉的规矩来。”
    “前汉做得,今天就做不得?”
    “没有这种道理!”
    所谓前汉的规矩来,也就是煽动愚民闹事,让朝廷不得不放弃度田。
    前汉的汉哀帝时期,汉哀帝刘欣也曾经下令天下各郡县度田,不过很快,天下各地就有百姓聚众闹事,甚至造反。
    最后,为了平息各地民变,朝廷只好停止度田。
    “城里那些乞丐,他们不是想混口饭吃吗?让他们闹事,我给他们赏饭吃。”
    “最近不是还有一伙从草原迁徙到我们县的乌桓移民吗?你们带几个官差把他们的人打死,逼他们造反。”
    苏铭说罢,便让书吏回县府去通知县令。
    “告诉郑县令,若没有我们苏家,当年他早就饿死在了街头,是我们苏家给了他饭吃,让他一步步做到了县令的位置,他要懂得报恩,不能忘恩负义。”
    “这做人啊,不能忘本!”
    “如果忘本,那就是禽兽不如!”
    听着苏铭的训斥,书吏冒着冷汗,唯唯诺诺,不敢喘气。
    哪怕在县令面前,他都没有这么紧张过。
    书吏回到县府后,将去铭的话传禀给了郑县令。
    “唉……”
    郑县令叹息一声,思考着要怎么办。
    “闹事的计划,还请主君暂且不要急切,现在中原各地都在度田,南阳郡与河南尹是权贵聚集之地,他们比我们辽东更急,先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。”
    “当今天子,可是曾经在昆阳几千骑兵击败了王莽的数十万大军,不是前汉的成帝哀帝那种软弱之人。”
    “现在我们应当先静观其变,还请主君明察。”
    郑县令说罢,便朝苏家庄园的方向行跪拜大礼。
    “县尊,苦了您了。”
    书吏看着也难受,郑县令夹在朝廷和苏家之间,是真的左右为难。
    苏家对郑县令有恩,如果没有苏家,当年王莽末年的时候,郑县令早就饿死在了街头,哪还能有今天?
    吃水不忘挖井人,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!
    他姓郑的不能忘恩负义,得对苏家报恩,帮苏家隐藏人口田亩,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。
    可是,朝廷那边措辞又非常严厉,皇帝刘秀的震怒不像是开玩笑,逼急了可能真的会血流成河。
    书吏又回到苏家庄园,陈述了郑县令的想法,先静观其变,对朝廷使用拖字诀,说是情况复杂,度田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    然后在这段时间,看看南阳郡和河南尹以及河北那边的情况。
    河南尹是帝都所在,权贵云集。
    南阳郡是皇帝刘秀的老家,云台二十八将里有一大半出身自南阳郡,乃是勋贵功臣的聚集地。
    河北也是刘秀夺取天下的根基所在,许多河北豪强家族都是刘秀的天使投资人,他们对刘秀有恩,度田难度同样很大。
    暂且先看看这三个地方度田情况,然后视情况而定。
    毕竟,法不责众。
    如果大家都抵制度田,那我们辽东跟着一起抵制度田,就不会受到惩罚了。
    “如此,那我们便静观其变。”
    “我就不信了,南阳和河北的那些人能够坐得住?能够眼睁睁看着朝廷损害他们的利益?”
    苏铭同意了郑县令的计划。
验证码: 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 神话之后 人在战锤,是巫后,也是凤凰女王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! 帝国王权 让你当宗主,你只收主角? 武动之真正的武祖 邪降 法师之上! 我一心科研,你却想骗我谈恋爱? 华娱97:开局骗了天仙妈小金库 硬扛一发飞弹后,我无敌了 文娱2008,我能抽取角色技能 分身流的乌合之众 归义非唐 练武太难,我选择爆别人功力 木叶: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 我老公明明很强却过于低调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