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记住【882小说网】 882xsw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八卦之心,人皆有之,但是人群脸上没有害怕,很说明问题,太原城平日里的治安一定很好。如果经常伤人、死人的话,人群的表情不是这样的,一哄而散、惊慌逃命才是正常反应。
武霜霜丢下衣服,也跟着人群跑去,刘危安赶紧抓住武不语跟上,别一不留神把孩子给丢了,那就不太妙了。
目的地是一座看似普通的院子,但是刘危安通过周围的窃窃私语很快发现院子内的主人身份不一般,那是太原城的外政财务大臣,那是财神爷,在太原城的地位可以排入前20名,这样一个人,普通的院子也会变得不普通起来。
宋痕匆匆赶来,看他脸色阴沉就知道心情很不好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刘危安估计,他进入院子后,心情会更差,不仅是他,稍微有点实力的人,都能闻到从院子里传出来的浓烈血腥味,最可怕的是,院子内,死寂无比,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。
很快,就有各种消息传出来,也不能说是传出来的,而是有些好奇的观众跑到附近的高楼上,爬上了屋顶,居高临下观察院子内的情况。
外政财务大臣金莱全家大小一百三十八口,全部死亡,无一活命。听见这个消息,街道上一片哗然,这可是惊天惨案,太原城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发生这种案子了,一次性死亡上百人,还是灭门惨案,倒是没有人同情金莱,外政财务大臣距离普通百姓太远了,没有关系,不熟,也就共情不起来,但是心惊是免不了的。
“什么仇什么怨,下这样的死手!”
“太狠了,一百多人啊,老弱妇孺都不放过,凶手简直丧心病狂!”
“究竟是金莱得罪了什么人还是江洋大盗,这次大婚,涌入了很多五湖四海的人,这段时间,明显感觉治安差多了,会不会??”
……
各种猜测满天飞,不到半天的时间,流言满天飞,说什么的都有。刘危安带着武霜霜和武不语回到香风楼,香彩衣还在睡觉,昨晚上忙碌了一夜累坏了,刘危安没有去打扰她。不多时,张度、谢无极、李显圣、袁小猿等人回来了,一个个垂头丧气的。
他是去调查程景贡的死因的,凶手手法干净利索,没有留下一点痕迹,他们是听见了外政财务大臣金莱的灭门惨案,所以赶紧回来。
“人多,事情就多,不是本地人,不熟悉太原城的规矩,最近这段时间,肯定会有很多热闹的。”刘危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他不幸灾乐祸,但是也不会同情太原城。
毕竟,某种意义来说,他与太原城还是竞争对立的关系。
“这几天没什么事情,你们也不用跟着我,各自活动,但是要注意安全,别被人算计了。”刘危安挥了挥手,谢无极和张度已经过了逛街闲聊的年龄,但是李显圣、袁小猿、楚铜臭和黄信都是年轻人,耐不住寂寞,太原城这繁华世界,他们是想好好瞧瞧到处走走的。
还有一个不想到处跑的,武不语。刘危安也不勉强她,拿出笔墨黄符砚,给了她一个单独的房间,让她安安静静画符。他则与武霜霜两人来到了太原城最有名的《源上楼》品尝美食。
足足11层楼高,武霜霜惊呼连连,她还从未见过这么高的酒楼,每一层能放下五十多张桌子,即使如此,依然是日日爆满,客无虚席。
刘危安和武霜霜来得比较晚,不仅包厢没有了,连大堂之中都没有了位置,好在两个青年游客好心,让出了半张桌子,刘危安道谢后,拉着武霜霜入座。在《源上楼》拼座是常有的事情。
大堂内大部分是青年,少部分老年人,女性极少,偶有几人,长相一般,气质一般,武霜霜的出现,惹来了不少惊艳的目光,不过,这些人很自觉,看一两眼就收回了目光。刘危安点菜,考虑到武霜霜,没有点酒。
等待上菜的时候,他听着客人们兴致勃勃谈论外政财务大臣的灭门惨案,半天时间的发酵,一些细节暴露出来了,两个信息很关键。
案发现场,也就是金莱住宅的大堂的墙壁上,印着一个血手印,血手印很小,和七八岁的儿童差不多。
上古时期,有一支十分可怕的杀手组织,杀人后,喜欢在现场留下一只血手印,也是小孩子的。两者不知道是否有关联,有人猜测是那个古老的杀手组织复出,也有人认为有人故意伪装成上古杀手组织,以混淆视听,两种观点,都有人支持。
其二,金莱近期在翻一个尘封的贪腐案子,当年的那个案子,知道的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,具体细节,现在没几个人知道,只是知道涉及的金额超过两百亿金币,堪称太原城第一贪污案,金莱之死,不知是否与此有关,自古以来,涉及贪污的答案,都免不了死人。
也有其他猜想的,但是没有多少人支持。不得不说,灭门惨案的影响力很大,吕燕逸的婚姻都没人提及了。
“这个鱼很鲜,几乎没有骨头,你尝尝!”
“这是什么菜,脆脆的,有一股奶油香味,搭配着蘑菇汤,简直绝了。”
“不过最好吃的还是这道蛇麟,以前我家里也做过,但是味道差远了,也不知道《源上楼》怎么做的,厨师太厉害了。”
……
和大部分女孩子一样,武霜霜吃得少,但是喜欢猎奇,什么菜肴都想尝一下,好吃的就夹到刘危安碗里,结果发现每道菜都很好吃,想想也能理解,如果不好吃的话,《源上楼》也不可能日日爆满。
如果只是外地客人,可能是被骗上来的,但是本地回头客多,就只有一种可能,味道出彩。
“大爷,听曲吗?”
“公子,要不要听一首曲子助兴?”
“老爷,一首曲子只要10个铜板,要听吗?”
……
楼梯口上来一对祖孙,老头白发苍苍,瞎眼,拿着二胡,前面牵着的是孙女,大约十八九岁,长得花容月貌,未施粉黛,虽然穿的是粗布单衣,却也难掩其迷人的气质。然而,大部分人虽然情不自禁多看孙女两眼,但是都摆手示意不听。
行走江湖的老前辈都清楚,江湖卖艺之人,最好不要招惹。这么漂亮的女子,但凡没点手艺在身上,早被人卖个富人当小妾或者丫鬟去了。不过,也有不信邪的,刘危安边上的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高声喊道。
“小娘子,这边,《探淮阳河》会唱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