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莽?苏渊!(十四)

一秒记住【882小说网】 882xsw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 一个月后
    光和五年
    春
    立春
    太尉苏渊在开春感染疾病,请辞,告老还乡。
    皇帝刘宏准许,并且封苏渊为国三老,拥有随时直接向皇帝本人提意见的权力。
    乡三老和县三老是常设的,国三老则是皇帝看情况设立,有时有,有时没有。
    随后
    少府张济升任太尉
    光禄勋苏泽调为少府
    侍中刘虞调任幽州刺史
    幽州刺史陶谦调任交州刺史
    交州刺史朱儁升谏议大夫
    小黄门蹇硕兼任尚书令
    中常侍赵忠再次迁为大长秋,且兼任尚书左丞
    中常侍张让兼任尚书右丞
    天子重用张让赵忠,甚至喊出:张常侍乃我公,赵常侍乃我母!
    这样的荒唐之语!
    苏渊病重后,在雒阳苏宅修养一个月,又乘车返回辽东。
    途径濮阳时,见当地百姓皆头裹黄巾,跪拜一些黄袍道士,一问方知,太平道的信仰已经传到了兖州东郡。
    这些百姓,多为无地流民。
    他们遭受官府的盘剥,没有能力缴纳赋税,也无力承担徭役。
    家里田多点的,还能卖了田撑一年。
    家里田少的,卖了田也不够吃上半年饱饭。
    能够给豪强士族做佃农都算运气好的,流民太多了,豪强地主也无法短时间内一次性吸收这么多,只能每年吸收一些流民成为佃农。
    否则,一次性吸收的流民太多,就没有足够多的粮食去养活。
    而种田是需要周期的,并不是说他变成你的佃农了,立刻就能生产出来粮食,你得等半年多才能丰收粮食,这等待的半年多时间里,佃农们的粮食都得靠你解决。
    因此,大量流民没能被豪强士族吸收为佃农,只能到处乞食,每天饿死者众多。
    哪怕苏家这样的超级大地主,一年也才顶多吸收两万流民成为佃农,再多就要承担不起了,没那多么粮食。
    而且光吸收流民也不行,还得有田,有一些豪强士族,佃农已经够多了,但是田不够多,继续吸收流民也没意义,没那么多田给佃农们耕种。
    这个问题,苏家反倒是更容易解决,海外有的是荒地可以开垦。
    不过还是那个问题,开荒周期长、成本高,得慢慢来。
    这些到处乞食的流民,都会找一个精神寄托,比如辽东的圣教、汉中的五斗米道、会稽的于吉、两淮的黑帝,又或者……巨鹿的太平道。
    这些乱七八糟的信仰中,毫无疑问,太平道传播最广、信仰者最多。
    上到皇亲国戚宦官士族,下到平民百姓豪强富商,各个阶层都有人信仰太平道。
    十五年前,太平道还仅限于在巨鹿郡传教。
    十年前,太平道传遍了冀州大部分郡县。
    五年前,太平道把信仰传到了其他州郡。
    如今,太平道传遍了几乎整个关东地区。
    许多吃不饱饭、感染瘟疫的流民,喝了太平道的符水后,都活了过来。
    因此,一传十十传百,信徒越来越多。
    各地官府也乐得太平道在自己境内传教。
    “太平道好啊,你看这些吃不饱饭的灾民,本来他们是打算造反的,现在信了太平道,已经不造反了。”
    各地官府没有能力安抚流民,基层组织失效了,太平道代替朝廷进行了基层管理,减少了叛乱的发生。
    因此,官府对太平道是欢迎的。
    不仅是濮阳,在经过济南国时,苏渊也看到了许多太平道信徒在跪拜太平道的道士。
    看着这些头裹黄巾的太平道信徒,他突然想起来前世的那些赤眉军。
    他对护送自己回辽东的嫡长子苏斌叮嘱道:“太平道徒众甚多,迟早会效仿赤眉绿林,你要早做准备。”
    苏斌不太相信,问道:“孩儿虽然不信仰太平道,但太平道的教义,孩儿也曾看过,里面都是忠君爱国的内容,都是教导百姓要忠于朝廷,他们怎么会造反呢?”
    苏渊轻轻摇头笑道:“我们苏家也天天说自己两袖清风,但是又如何呢?”
    “不要看他们说什么,要看他们做什么。”
    听得此话,苏斌若有所思:“要现在去告发太平道吗?”
    苏渊提醒道:“自然要去,将来太平道叛乱,这也算是你的一件功劳,不过,若是皇帝执意要保护太平道,你也不要死谏,劝一遍就行了,天子不听就算了,只要让天子以后能想起来你劝谏过他这件事就行,他会记住你的功劳的。”
    “孩儿明白。”苏斌点点头。
    等回到苏家庄园后,苏渊感觉自己时日无多,可能活不了几年了,于是他提前把家主的位置禅让给族弟苏泽。
    经过投票决定后,所有人都同意苏泽即位家主。
    在人生的最后几年,苏渊不再去想朝堂上的事,而是安享晚年,顺带继续完善一下苏礼。
    又两个月后
    立夏
    少府苏泽上书,请求朝廷监察太平道,防止太平道作乱。
    他只说监察,没有说消灭,因为有一些宦官也信仰太平道,他还不想得罪宦官。
    皇帝刘宏没有同意,并且相信了张让的话,认为太平道人畜无害,是帮朝廷来压制反贼的。
    随后,名士苏斌,利用公车上书的机会,也劝谏皇帝监察太平道。
    皇帝刘宏依旧拒绝
    苏泽苏斌叔侄倆劝谏了一遍后,也不再多言。
    已经劝过你了,听不听是你自己的事。
    他们不会像蔡邕那样死谏。
    谏一遍,让皇帝记住自己就行了,没必要触怒皇帝,给自己找不自在。
    上书劝谏的,还有弘农杨氏的司徒杨赐。
    他也劝谏皇帝,不过不是监察太平道,而是建议直接消灭太平道。
    他的这个建议,让宦官们有所不满。
    又一个月后
    芒种
    巨鹿郡
    巨鹿县
    南郊
    太平道总坛
    “看来,我们得加快训练黄巾力士了,朝廷中已经有人盯上了我们。”
    大贤良师张角在内心默语。
    在他的下边,有许多信徒正在听他讲道,其中竟然还有巨鹿县的县令、县丞、县尉。
    巨鹿县作为最早开始传教的地方,被太平道渗透最严重,连县官都全部信仰了太平道,而且还是虔信徒。
    他们贪污朝廷的赋税,然后把贪污来的赋税自愿捐给太平道,非常的虔诚。
    宫中也有一些宦官信仰太平道,所以把朝廷中有人上书告发太平道的事告诉了他。
    “弘农杨氏、辽东苏氏……可惜,我们太平道没能在弘农和辽东传教,如果能把他们家族也变成我们太平道的信徒,取代大汉朝廷就更加容易了。”
    太平道主要在中原传播,辽东太过偏远,弘农则是因为距离雒阳太近,传播起来太麻烦,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。
    之前他派了十几个弟子渡海去辽东传教,然后就了无音信了,也不知是死是活。
验证码: 提交关闭
猜你喜欢: 仙子,我真得控制你了! 谍战:开局偷听心声,识破日谍 三国:夫人,我乃正经人家 灵魂扳机 年代:小日子过的真好 神豪舅舅: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 黑暗时代,从登陆未来开始救世 全球进入数据化 修仙从分家开始 1978,我考上了哈工大 你管这叫创业? 全民大航海,我开局一条幽灵船 华娱:让你拍摄公益,赚了百亿? 开局被追杀,我获得第一快剑 文豪: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心声被偷听,满朝文武齐吃瓜 圣珑骑士 啊?这不是恋爱游戏? 从卧底木叶,到我才是火影!